
《國防科技工業知識產權轉化目錄(第四批)》印發
為促進國防科技工業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日前,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發布了《國防科技工業知識產權轉化目錄(第四批)》(下稱《目錄》),遴選出知識產權轉化信息340項,其中普通專利276項、著作權61項、商標3項,作為第四批向民用領域推廣轉化的推薦目錄。據了解,2015年以來,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已發布四批目錄,累計遴選312個項目、1800余項知識產權轉化信息。
據介紹,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進一步推動國防科技工業知識產權轉化應用,國防科工局和國家知識產權局組織在各軍工集團公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和工信部所屬高校推薦的信息中,遴選出此次公布的340項信息。此次發布的《目錄》涉及先進制造與工藝裝備、電子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領域,具有較強的軍民通用性。以《目錄》發布為契機,相關部門將按照“政府搭臺、企業唱戲、軍民對接、合作共贏”的思路,持續推動更多具有民用產業前景的國防科技工業知識產權技術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使知識產權成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實現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重要舉措。
據悉,在此前發布的知識產權轉化信息中,軌道交通用直流牽引供電系統、激光掃描模組、基于國產硬件平臺的中標麒麟高可信計算平臺等一批知識產權已通過自行實施、許可轉讓、合作開發、作價投資等形式實現向國民經濟領域轉化,獲得較大經濟效益。
據國防科工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國國防科技工業領域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把自主創新作為國防科技工作的戰略基點,大力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著力突破重大關鍵技術和瓶頸短板問題,逐步建成獨立自主、專業齊全、配套完整的科研生產體系,涌現出一大批引領性重大創新成果,探索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近年來,以知識產權創造為標志的國防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十二五”期間國防科技工業全系統的專利申請量達18.1萬件,為“十一五”的近兩倍,2017年全系統專利申請量超過5.7萬件。
